隨著天津市專業市場領域的開發,未來的紡織品市場將由原來的一家為主,轉變為多家競爭的****的市場格局。”消息一出,雖不能說一石激起千層浪,但也著實讓人頗感意外。輕紡城獨霸天津 在天津,紡織服裝批發市場領域并不惹眼,天津輕紡商城可謂一枝獨秀。這個僅僅2萬多平米且建筑陳舊的市場,年交易額卻達8億,盡管天津的大胡同市場年交易額近百億,但因其更側重小商品層面,就紡織專業化程度的影響來看,還無法與輕紡城相比,再加上為輕紡城量身而建的輕紡萬象城近期的隆重招商,在天津紡織批發市場上,輕紡城展現的是**的獨尊霸氣。
這樣的情形下,年內竟同時出現三家大型紡織品市場,是虛張聲勢,還是確有其情?
競爭格局實為一家獨大
據了解,所謂的三家商城,一就是天津輕紡萬象城,另一個是位于天津市南市的女人街將其原來的商鋪重新規劃為輕紡基地。還有一家商城是指位于天津站的原龍門大廈,有人要將其改造成紡織商城。
事實究竟是什么樣的?就記者了解的情況,大體是這樣:天津輕紡城所在地和平區張自忠路227號,地處海河沿岸,與天津火車站隔河相望。而按照天津市的政府規劃,隨著海河開發工程的推進,這一地區將進行拆遷改造,輕紡城將全部搬遷。這一商機一下子吸引了來自上海、浙江以及本市的百貨業在津投資,這其中不乏經歷過幾次業改失利的女人街和龍門商廈。
女人街此前因定位不明和管理不善,
目前已難以為繼,這次業改定位于“專業化”紡織商品,其實是想吸引輕紡商城拆遷后搬入女人街。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有關部門甚至打算將女人街以1平米1元的價格轉讓給輕紡商城,但輕紡城的管理人員經過調查研究,認為女人街的布局不適合輕紡城的經營,*后還是放棄了。女人街下一步要做什么,其實還是未知數。據聽說,已有一家浙江民營企業計劃投資,將女人街1到3層進行改造,開辟 5萬多平方米的紡織品專營區域。消息是否屬實,結果究竟如何,現在還很難判斷。至于與現在輕紡城隔河相望的龍門大廈,消息靈通人士告訴記者,是9個股東合資對其進行投資改造,*初也是想全部包給輕紡商城,但同樣被輕紡商城拒絕。龍門大廈的投資改造已經騎虎難下,只好自行招商,重點還是針對輕
紡城的業戶。據了解,盡管有一部分輕紡城的商戶已經交了預付款,但其實仍持觀望態度:龍門大廈一旦未能按預期開業,不僅得退預付款,還要賠付違約金,對交了預付款的商戶來說,并沒有什么損失。
至于輕紡萬象城,則是由天津一商集團投資近5億打造的中國北方**個以紡針織品、家用紡織品、家居家飾用品為主,規模大、現代化程度高,集交易、研發、設計、展示、信息于一體的輕紡交易平臺。本就是在原輕紡商城基礎上的拓展和升華,天津輕紡商城將明年初將整體遷入。
如此看來,天津的紡織市場格局,其實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變化。說到競爭,其實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天津市曾涌現出了十幾個輕紡城。僅天津解放橋附近就新出現了四、五家。一時間,輕紡市場就像一塊大蛋糕被無序地瓜分。那時的競爭比今天的子虛烏有要激烈的多,但輕紡商城人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對紡織品市場細分,走專業化、品牌化的道路,從而使天津輕紡商城脫穎而出,得到整體的提升,造就了今天其在天津市場難以撼動的地位。
輕紡市場展現獨舞風采
天津輕紡商城究竟為什么能有今天的地位?偌大的天津輕紡市場,為何只有輕紡商城一家獨舞?追本溯源,天津輕紡商城又是怎么起家的?
傳統紡織服裝批發市場的形成,一般都由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起家,后政府加以規范*終形成。但天津輕紡商城的發展軌跡并不是這樣。天津輕紡商城是由天津紡織品采購供應站該制而成。天津紡織品采購供應站是50年代為執行國家計劃經濟政策而成立的國有批發企業,80年代末,紡織工業生產發展較快,由于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在一些地方造成產成品嚴重積壓,生產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要求商業企業支持工業發展,發揮“蓄水池”的作用,大量收購積壓滯銷的地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天津紡織品站1989、1990年執行市政府有關文件大量收購純棉布、滌棉布、呢絨等地產品,為此增加貸款多支出的利息及罰息達數百萬元。天津紡織品采購供應站在企業瀕臨倒閉的境況下,1991年成立了天津輕紡商城。當時,天津紡織工業正步入困難時期“上青天”的行業地位也已不復存在,天津輕紡商城卻以靈活的經營機制,規范的市場管理和上等的服務,在海河商圈扎下了根,營造了天津紡織品經營繁榮的氛圍。“以批發輻射經營為主,輔以零售展示窗口”的經營策略,利用位于天津火車站對面解放橋旁海河邊上的原有倉庫庫房,建立了倉批合一的紡織品批發市場,吸引了千余戶廠商常年入駐。“輕紡商城建立不久,天津各大商場的紡織品柜臺幾乎都撤了,根本沒辦法經營下去,因為商戶都跑到輕紡城來了。”天津輕紡商城副總經理陳欣欣提起昔日情景,依舊難掩其驕傲之情。
正是靠搞活固步自封的思想,轉變計劃經濟體制下墨守成規的經營方式,輕紡商城知名度越來越高,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商城營業面積達25000平方米,平均日客流量達2萬多人次,場內每日客流擁擠、買賣紅火。商城每年為天津及周邊地區服裝廠提供8億多元的服裝生產面料,帶動了天津及周邊地區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華北地區有50%以上的紡織品是通過天津輕紡商城進行交易集散的。商城還發揮天津的區位和口岸優勢,不斷拓展外貿生意。幾年來,天津輕紡商城市場交易額逐年增加,到2004年年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
十余年間,天津輕紡商城的崛起,不僅促進了天津紡織商圈的繁榮,還帶動了物流、服務等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其自身的紡織基礎和專業人才,再加上靈活的經營方式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輕紡商城在競爭中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也使新興的輕紡市場一時難以和其抗衡,不斷被淘汰出局,天津的紡織市場逐步凸現輕紡城一家為大的局面。
升級之路再現**風范
盡管輕紡城在天津紡織市場一家為大,但與國內新興的大型紡織服裝批發市場相比,輕紡商城現址明顯滯后。雖然商城的服務措施緊跟到位,如投數千萬元巨資改善其固有的環境,安裝空調和暖氣等,同時加強了管理,竭力樹立商城形象,但依舊不能掩飾其建筑陳舊的硬件落后情形,同時,隨著市場的發展,越發暴露了其空間上的局限性,這些都在制約著天津輕紡商城的發展。
可喜的是,天津輕紡商城并沒有在自己老大的地位上停滯不前。如同當年天津輕紡商城果斷轉制一樣,商城以搶占中**家紡市場為目標,2002年,經過對市場的調研、分析、定位和選址,決定建立華北地區頭個中、**定位的專業賣場——“天津輕紡商城家紡總匯”。家紡總匯既區別于一般的百貨商場、品牌專賣店和裝飾市場,突破了現有的商業業態形式,又蘊含了“時尚家居”的概念,突出不同家紡品牌的文化內涵,重視居室的整體搭配,**家居消費的潮流。家紡總匯位于天津市*大的裝飾材料產業群——珠江旺地廣場,面積近10000平方米。按照“大家紡”的經營理念,實現了在賣場里能夠從窗簾、布藝、床品到飾品全部購齊的銷售方式。這種業態形式在當時國內各大、中城市內資商業企業中尚屬**家。家紡總匯是天津市**個將“家紡”作為一個消費新概念推出的,同時,定位于中**產品,實現了品牌化經營,吸引了國內外知名品牌富安娜、澳西奴、安睡寶、堂皇、彩軒、摩力克、璐璐、大視野、源志誠、青鷹、偉業、創明等入駐。目前,家紡總匯不僅在天津市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口碑和商業品牌,而且,已成為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經銷商利用天津的口岸優勢進行家紡產品國際貿易的代理配送中心。
從國有轉制成輕紡商城,再到家紡總匯的建立,輕紡商城的升級之路一直走在國內紡織批發市場的*前方。今天,伴隨著天津的海河改造規劃,天津輕紡商城的升��之路再次跨出一大步,華北*大的輕工紡織品交易中心天津輕紡萬象城將于明年初正式開業,輕紡商城整體搬入萬象城。天津輕紡萬象城地處海河源頭和海河文化、經濟、景觀帶**節點,總面積7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五層。首層至三層為經營區,四至五層為寫字樓式商務區。該市場是在天津現代輕工和紡織產業高度集中、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創建的新型商業業態。天津輕紡萬象城將緊密融合現代輕工和紡織品制造業、流通業,展示新技術,推介新產品,培育新市場,**消費新潮流。市場將緊密融合現代輕工、紡針織業、流通業,展示共同形成天津及北方現代輕工和紡織品的產品展示區、商品交易區、商務洽談區、配套服務區。公司式經營與市場交易對接,寬帶端口、銀行結算直通。天津輕紡萬象城將成為天津商業新地標。自招商以來,出現爭定展位的火爆場面,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的生產企業和輻射批發商入住踴躍,知名品牌捷足先登。如:陽光呢絨、三毛呢絨、青島六印、營口大福、鄂爾多斯、依加依、恒源祥、暖洋洋等品牌搶占先機,預示出輕紡市場發展的空間和潛力。截止到7月中旬,已有浙江、江蘇、山東、北京、河北、黑龍江、遼寧等地的廠商落戶輕紡萬象城。目前輕紡萬象城**階段的招商工作正在緊張的運籌中。北京、石家莊、唐山、紹興、溫州、南通、大連、沈陽等地的廠商正在與輕紡萬象城進行緊密地聯系,有的地區準備組團來津考察市場。
萬象城無論從市場硬件程度還是軟件管理水平,都不遜色于國內的任何一家紡織市場,在天津,優勢自然更為突出,從招商結果來看,輕紡城也再次展現了**風范。
領舞市場助推產業升級
天津輕紡商城專業化程度很高,其在天津的地位也不用再講,但其與天津的紡織產業又是如何互動的?對產業的幫助又有多大?
輕紡萬象城的定位是北方*大的輕工紡織品交易中心,其商場化的硬件設施不用多談,關鍵是增強其集散功能。只有把國內各地的知名廠商集中到萬象城,再把產品輻射到北方地區,才能成就其大市場的地位,否則交易中心根本就無從談起。從目前的招商形勢來看,應該說還比較樂觀,人們對其與天津產業的互動提升的期待值也更高了。從人們的期待來看,天津輕紡萬象城不僅要成為所謂的北方輕紡品交易中心,更應帶動天津本土紡織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和市場的共同提升,這樣的要求,輕紡城能做到嗎?
天津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根曾指出,輕紡萬象城的建立為提升天津紡織品提供了展示平臺。輕紡萬象城的建設也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天津大批從事輕紡產業的企業也會借助這個平臺更好地發揮輕紡產品的生產、科研優勢。事實上,輕紡商城自轉制以來,天津本土產業通過商城展示走貨的并不多,天津固有的地理優勢和企業自己開拓的銷售網絡使企業對商城的依賴不是很強,但有一點不得不提,正如劉寶根指出的那樣,天津紡織產業欲借東移之勢尋求再次復興,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上,天津輕紡商城的渠道優勢肯定會對產品的銷售有莫大幫助。
就目前來講,天津輕紡商城對服裝企業的幫助可能更為明顯,據介紹,天津相當一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都從輕紡城拿貨,輕紡城還造就了不少天津當地的服裝企業老板。據悉,作為天津服裝行業“領頭羊”企業之一的“大維”,就是從輕紡商城起家的。據天津服裝商會秘書長艾軍介紹,天津目前已有大大小小的服裝企業2000來家,規模服裝企業近百家,其中不乏寶詩緹、米蓋爾、斯必得、菩萊緹、千禧、港妮、飛尼克斯等天津知名服裝品牌。艾軍認為,天津服裝工業要做成天津的優勢產業,必須有在國內外叫得響的知名品牌。沒有自主品牌,企業很難實現持續發展。所以,以大維、應大、金城等為首的服裝企業一直在為創立天津服裝的知名品牌而努力。
有人認為,天津大大小小的服裝企業發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天津輕紡商城的帶動。這樣來看,輕紡城與天津大胡同服裝批發市場相比,作用更為明顯,畢竟,天津很少有品牌企業從大胡同走貨。天津今后還要創更多的服裝品牌,這自然也離不開市場的幫助和推動。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天津的紡織產業還是服裝產業,都應利用好天津輕紡商城這個平臺,以求快速發展。而天津輕紡商城也應在下一步做好同本土產業的互動,一方面可以壯大自身的實力,擴大影響。同時,也能很好地推動本土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如果再往深一步說,天津紡織產業和市場的互動,可能更多的不是在于企業和市場主體之間的接觸,而關鍵是在于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如何實現有效的配合。